论文解读:两种卤虫新品种在蒙古被发现,其中之一可列为潜在入侵种发表时间:2018-02-03 22:48 论文解读:两种卤虫新品种在蒙古被发现,其中之一可列为潜在入侵种 2018-01-26 ARARC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日本京都大学HIDETOSHI NAGANAWA教授和意大利罗马大学GRAZIELLA MURA教授在Crustaceana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两种卤虫隐蔽种在蒙古的发现以及东亚水产养殖活动可能造成的生物入侵和干扰,文章报道在蒙古发现了两种两性生殖卤虫的隐蔽种(Artemia murae和Artemia frameshifta),并分别隶属于亚洲两性生殖卤虫的两个不同进化分枝。文章引用信息如下: 该研究从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方面对新发现卤虫品种进行鉴定。其中形态学方面主要对雄性个体的两个特定部位(第二触角的前突和雄性交接器基部刺状突)进行观察,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完成形态初步检测,而后用扫描电镜进行形态结构精细观察。分子水平鉴定则通过扩增检测卤虫品种mtDNA COI片段,再与已知卤虫相关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 根据形态观察,新品种Artemia murae与Artemia salina及一些新大陆卤虫存在明显差异,但即使在扫描电镜下也难将其与两种亚洲本地品种Artemia urmiana和Artemia tibetiana区分。后经mtDNA COI序列比对分析,得以从分子水平上证明Artemia murae属于亚洲两性卤虫的一个隐蔽种,与Artemia sinica属于同一进化分枝(见Fig.4)。而对于另外一个新发现种Artemia frameshifta,该研究中未能采集到其雄性个体样本,因此主要通过分子水平完成对Artemia frameshifta品种鉴定。通过mtDNA COI序列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证实Artemia frameshifta属于亚洲两性卤虫的另一个隐蔽种,并与 Artemia urmiana和Artemia tibetiana隶属同一进化分枝(见Fig.4)。 通过以上分析报道,文章最后指出蒙古可能是亚洲两性生殖卤虫的物种形成中心,尽管如此,笔者也提出了对新发现卤虫品种的担忧。由于在此次发现的两个隐蔽中,Artemia murae具有个体生长极快和性早熟极其明显的特征,符合生物入侵种的典型特征,一旦该品种卤虫通过水产养殖活动逃逸到自然环境中,便极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从而对当地卤虫种群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作者认为若该卤虫品种今后用于水产养殖,需要给予密切关注和严格监管。 翻译整理:亚洲区域卤虫参考中心 韩学凯
文章分类:
行业新闻
|